阅读的问题回答‘’

  1.  主题是什么 主题的层级 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
  2. 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。想法、声明与论点是什么
  3. 判断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
  4.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?

 

(1)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。
(2)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。
(3)按照顺序与关系,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。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,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--列出。
(4)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,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
游戏阶段设计:

  1. 经验学习阶段:

    •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,探索虚拟世界,收集各种经验。WP上积累各种经验例子
    • 设计一系列任务,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完成,比如解决谜题、探索新地点等。
    • 每次完成任务后,玩家会收集到“经验点”。WP上视觉呈现或者声音

反思观察阶段:

  • 玩家需要使用收集到的“经验点”进行反思和观察。
  • 提供一个交互界面,让玩家回顾他们的行动并提出问题。
  • 根据问题的质量和深度,玩家将获得不同数量的“思考点”。

抽象概括阶段:

  • 玩家可以使用“思考点”来学习和探索新的概念和理论。
  • 设计虚拟课程或者教程,让玩家学习新的知识,并将其与他们之前的经验结合起来。
  • 完成课程或者教程后,玩家将获得“理论点”

实验阶段:

  • 玩家可以使用他们收集到的“理论点”来指导实践,测试他们所学到的方法论。
  • 提供虚拟任务或者挑战,让玩家应用他们的方法论解决问题。
  • 根据解决问题的效果,玩家将获得反馈和奖励。

游戏元素设计:

  • 角色扮演: 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角色,例如学生、探险家、科学家等,每种角色有不同的技能和特点。
  • 任务和挑战: 设计各种有趣的任务和挑战,以吸引玩家参与游戏,例如解谜、收集资源、战斗怪物等。
  • 积分系统: 设计一个积分系统,记录玩家的进度和成就,例如经验点、思考点、理论点等。
  • 虚拟环境: 创建一个丰富多样的虚拟环境,让玩家在其中探索和互动。
  • 反馈机制: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奖励,激励玩家参与游戏并提高他们的方法论水平。

方法论是指关于人们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和学说。它研究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、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,是解决”怎么办”的问题。

方法论的层次

方法论可分为三个层次:

  1. 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具体方法,如数学中的微分法、积分法,物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等,这些方法仅适用于本门具体学科。
  2. 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,如观察方法、实验方法、抽象法、模型法等,这些方法由各门具体科学概括总结出来,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。
  3. 哲学方法,如唯物辩证法,具有最大的普遍性,广泛适用于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领域。

方法论的本质

方法论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一些列方法的集合,其核心是思维方式+实践应用

思维方式如矛盾论、实践论等,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,而实践应用则是具体运用这些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

因此,方法论不仅包含关于客体的知识,还包含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,以及实现目的的具体途径和工具的认识。

因此,方法论不仅包含关于客体的知识,还包含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,以及实现目的的具体途径和工具的认识。有效的方法论必须依据客体状况、主体需求和能力而确立。
 
 
 

我们习惯的模式,总是遵循熟悉的路径。但不断重复自己,是不会有任何提升的 —— 你只是在变得熟练而已。

类似背后的这些思维方式和知识点,属于「底层认知」。它们本身没法直接应用,必须结合问题和情景,进行组合和架构,才能形成一套针对特定问题的模型。

你可以这样理解:这些「底层认知」就像一块块的积木,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拼起来,就构成了不同的模型、方法论,针对不同问题。

这就是我所强调的:建立从「认知层」到「应用层」的联系。

用有些人习惯的话来说,原理层就是「道」,认知层就是「法」,应用层就是「术」,场景和环境就是「势」,至于实现的工具,那就是「器」了。

那么,一个好的认知和学习模式是什么呢?

是先了解了基本原则,然后学习和积累思维方式,再在两者的基础上,针对不同的问题,经过尝试和实践,提炼、归纳出自己的「方法论」。

所以,我一般说的都是:这些方法论,是我「总结归纳」出来的,而不是凭空创造的。

参加过训练营的同学会了解:我着重讲的,都是「认知层」的内容 —— 这也是跟其他课有别的地方。很多课的着重点都在「应用层」,因为即学即用,立刻见效,非常明显。但我觉得,这样的效果其实是有限的。

原因很简单:再厉害的神兵利器,到了不会使的人手上,也毫无意义。而真正的高手,不需要繁复的招式,也能打遍天下。

这里面的关键,其实就在于「认知层」的积累—— 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但日积月累,却能慢慢改变你认知、理解,乃至影响世界的方式。

所以,我希望,你不要仅仅止步于搜集和应用「方法」,而是要不断去思考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原理,结合自己的实践,不断试错、复盘、优化,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。

那么,在这过程中,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?有没有什么方法,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总结、归纳出自己的方法论?

下面详谈。

首先,分享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:

库伯学习圈。

这个理论,是由心理学家、教育专家大卫·库伯,在综合了杜威、皮亚杰等人的思维模式之后,所提出的学习基本结构。

他认为,学习的起点,首先来自于经验,亦即体验。通过经验,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,下一步,再对这些素材进行「反思性观察」—— 回想,思考,反省,整合,从中抽象出有价值的收获和心得。

接着,再把这些心得进行抽象概括,上升到理论的层次,使之形成一个系统,这就是「概念化」的过程。

最后,再把这些已经成型的理论,用来指导实践,把知识进行巩固和迁移,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学以致用。

在这个巩固的迁移的过程中,势必会遇到新的问题,发现新的情景,获得新的经验,那么,再对这些新的经验,进行反思观察、抽象概括,不断向上总结,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。

这就是一整个学习的循环过程。

这个理论,奠定了整个「体验学习」和「行动学习」流派的基础,也是迄今为止广受认同的学习模式。

你会发现,这个模式跟我的观念也是非常契合的

1)知识并不是静止的,应该让它流动起来;

2)学习不仅来自积累,还源于体验和实践。

那么,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套体系呢?

1. 经验学习 —— 问题导向体验

在训练营讲课的时候,我发现很多同学有一个障碍:不会提问题。

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你想:任何一个方法,你之所以会去学它,一定是因为它能解决你的某个困扰;任何一个知识点,你之所以会对它感兴趣,也一定是因为它能解答你的某个问题。

所以,我一直说:带着问题去阅读,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。

同样,我们每天都在经验各种事物。但这其中,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?哪些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,进行下一步的加工?

这里,就要靠「问题」去筛选。

「问题」好比一个放大镜。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物,绝大部分不会进入我们的感知,唯有契合「问题」的部分,会被从中拎出来,进入视野,让我们得以对其反思和观察。

从这个角度来讲,问题,就等同于「收获」。

所以我一直强调:如果你在每一天的生活、工作中,找不到问题,没有任何存在疑惑的、产生兴趣的、愿意进行思考的地方,那你可能就是停下了脚步。你需要考虑,是时候迈出自己的舒适圈了。

那么,如果实在找不到问题,可以怎么做呢?

不妨参考两个建议。

1)横向拓展,尝试新的事物

试着在你熟悉的日常事情之外,接触、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。

未必要「全新」,只需做一点点改变即可。比如,试着换一个软件,来实现你要达到的目的;换一个信息渠道,来搜集资讯。诸如此类。

这可以有效刺激大脑,让自己找到感兴趣的点。

2)纵向挖掘,不断问「为什么」

再日常的事情,只要放到视野中,去追问「为什么」,往往都能有所收获。

这可以迫使你跳出日常的框架,拔高视野,从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和思考。

你会发现,惯常的模式、方法、角度,其实都是有所偏颇的。它们往往只是局部,而不是全貌。

你会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。

反思观察 —— 复盘和「触点」

如何把经过「问题」筛选的经验,变成有价值的资料呢?

这里,就需要用到两个方法。

第一是「复盘」。

我在以往的文章里,讲过许多复盘的思路和方法。你可以在后台回复「复盘」获取,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,在索引贴中找到。

为什么复盘如此重要?因为,经过复盘,这些经验材料,才能有机地整合起来,从中萃取、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,再进行内化。

复盘其实就是一个提炼的过程。不经过复盘,这些材料就只是材料而已。

第二点,则是引入新的知识点,并拓展它们的「触点」。

什么意思呢?

很多人可能会疑惑:看了这个库伯学习圈,似乎没有「知识」和「理论」的位置呀?

比如,平时看「L先生说」,学到了很多方法论,那这些方法论应该放在哪里呢?是具体经验,还是抽象概念化?

其是都不是。这些外来的、未经自己吸收消化的方法论,属于「间接经验」—— 与你自己经历的「直接经验」不同,它们是别人归纳整理出来的经验,解决的是别人的问题。

你要做的,是把这些「间接经验」跟「直接经验」放在一起,进行思考:它们如何如何整合起来,连接成一个整体?

这里,我常用的方法,就是去思考「触点」—— 也就是针对这些「间接经验」,去思考:

  • 它的原理和源头是什么?

  • 它具体是如何操作的?每一步的构思是什么?有哪些注意点?

  • 它用来解决什么问题?针对相同的问题,还有哪些相似的思路和模型?

这里面,父级、子级、同级,就是三种不同方向的「触点」。

通过这几个点,我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,跟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「联系」起来,使它们构成一个整体。

这就是「反思性观察」的目的:将存在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中,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,再跟其它知识点建立联结,构成一个更高层次的、系统化的整体。

 抽象概念化 —— 理论化和迁移

在上一步中,我们已经提炼、分离出了各种有价值的知识点,并建立了它们的「触点」。

那么这一步,就是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,根据一个个触点,进行组装和整合,编织成一张网络。

这也就是我常说的「知识体系」。

举个例子:像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?所提到的思考方法,其实是怎么来的呢?大致是这样:

首先,我会使用不同的思考方法,对同类的问题(热点议题、陌生领域)进行分析,并检视和对比它们的效果。

其次,我会引入「认知层」的思维模式,思考:

  • 如何利用这些思维模式,把我使用的方法规范化、范式化?

  • 哪些是可以保留的,哪些是可以优化的?

  • 我的思维遗漏了什么,还可以补充和完善什么?

再次,经过这些思考,我会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思维方法。它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个问题,而是适用于这一整类问题。

最后,就是把它放到实践中,用它去分析问题。经过反复的几次循环,最终把这套方法梳理出来,让它成型。

—— 这也就是大家在文章中,所看到的这套方法。

这个过程,核心其实在于第三步,就是「理论化」:

把对于一个问题的经验,进行向上抽象、概念化,让它适用于一整类有共性的问题。

这一步势必会丢失许多信息,所以,这里要做好权衡:

在整个思考过程中,哪些东西是本质,哪些东西是形式?

哪些构成了这套方法的框架,哪些只是这套方法的具体呈现和应用?

经过这样的思考,把框架抽象出来,就是一个理论化的过程。

然后,下一步,把这个框架放到别的问题下面,去体会它的执行、细节和效果,检验它是否奏效 —— 这个过程,就叫做「迁移」

好的方法论,是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的。它有明确的边界,有清晰的场景区分,最重要的,你要能够理解:

为什么要用这套方法?它能够起到什么效果?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?

不断这样思考,不断把你所抽象、归纳、整理出来的方法论,进行理论化和迁移,再在实践中去检验。

慢慢的,你就能体会到「知识连成一片」的愉悦感。

4. 实验

最后,就是用你所整理出来的方法论,去指导实践。把它跟第一步做对比,看看自己的整个思路、操作和效果,发生了哪些变化。

再继续回到第一步,从中找到新的经验、心得,循环往复。

以上,就是通过体验和实践,总结、提炼出方法论的过程。

这也是一个跟本能做博弈的过程。

我们习惯的模式,总是遵循熟悉的路径。但不断重复自己,是不会有任何提升的 —— 你只是在变得熟练而已。

真正的提升,在于思维和视野的突破。

只有当自己发觉「过去的自己很笨」的时候,你才是在前进。